失眠是一种比较顽固性的病症,引发失眠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很多心理因素会引发失眠的症状表现,有很多患者的失眠情况就是由于心理因素而引发的,因此,希望人们能对心理原因有一定的了解,积极的调节自己的失眠病症。那么,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很多患者对此并不是很清楚,接下来,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失眠抑郁康复中心李少华专家为您介绍如下:
自责心理。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,感到内疚自责,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,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。白天由于事情多,自责懊悔情绪稍轻,夜晚在自责、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,久久难眠。
害怕心理。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。“怕失眠,想入睡”,本意是想睡,但“怕失眠,想入睡”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,因此,越怕失眠,越想入睡,脑细胞就越兴奋,故而就更加失眠。
期待心理。是指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,因而常出现早醒。早上要赶火车、飞机,往往容易早醒。也有的人在晋升、职称评定、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,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,难以入睡。
多虑心理。一些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、恐吓、重罚等创伤刺激而感到害怕,出现了怕黑不能入睡的现象,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,但成年后,他们往往多思多虑,一旦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,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,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。
冲突心理。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,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,手足无措,不知如何是好,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,左思右想,始终处于进退维谷、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。
“梦有害”心理。不少自称失眠的人,不能正确看待梦,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,对人体有害,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。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,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,这种“警戒”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。其实,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,有害的是认为“梦有害”的心理,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。
专家提醒:失眠的症状有入睡困难。不能熟睡,睡眠时间减少。早醒、醒后无法再入睡。频频从恶梦中惊醒,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。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。发病时间可长可短,短者数天可好转,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。容易被惊醒,有的对声音敏感,有的对灯光敏感。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。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,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的症状。如此循环往复,将会导致的后果不可估量。
推荐阅读:晚上失眠该如何治疗
温馨提示:关于“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”,以上是青岛失眠抑郁康复中心李少华专家为您做的详细介绍,希望患者能重视起来,积极的了解失眠的病因,及时的调节和治疗失眠病症。关于失眠,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,可以随时的点击网站上的在线咨询或者拨打电话:0532-81661198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