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3)治法:疏肝泻热

肝郁化火型失眠症中医怎么辨证论治?
  (1)症状:失眠的同时还有性格塌实易怒,不容易入睡,入眠后则多梦易惊醒,胸胁胀满,善嗟叹,易斗气,口苦目赤,不思饮食,口渴喜饮,小便黄赤,大便秘结,舌质红,苔黄,脉弦而数。
  (2)病机:肝郁化火型失眠,属于实证性失眠。本型失眠多因仇恨伤肝,肝失条达,肝气郁久而化火,上扰心神而引起失眠,同时伴随一派肝火兴隆之症状。
  (3)治法:疏肝泻热,佐以安神。
  (4)选方:龙胆泻肝汤加味。
  (5)用药:木通3g,黄芩10g,栀子10g,泽泻10g,龙胆草10g,柴胡10g,当归10g,车前子10g,甘草6g,生地15g,酸枣仁15g,龙齿30g,磁石30g。
  (6)方解:方中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清肝泻火;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清利肝经湿热;当归、生地养血和肝;柴胡疏畅肝胆之气;甘草与中;酸枣仁、龙齿、磁石镇心安神;全方共奏疏肝泄热、镇心安神之成就。
  (7)加减:如胸闷胁胀,善慨气,加郁金、香附之类以疏肝开郁。
  (8)心理及物资败坏疗法:参照后面有关中西医心思疗法内容及办法。
相关文章